“数智化是实现手段与路径,能不断高效实现客户价值的有竞争力的敏捷组织才是最终目的。”
问:组织应该通过数智化转型将数智能力转换为组织能力,打造组织的竞争优势,能不能具体为我们介绍下组织最重要最关键的数智能力有哪些?
我们认为,数智化敏捷组织应该具备五大核心数智能力:一、“数据+ 算力+ 算法”驱动的计算支撑力;二、人事物场泛在互联的连接感知力;三、实时沟通与高效协同的在线协同力;四、供需精准匹配的数据驱动力;五、“描述—诊断—预测—决策”的智能决策力。
-
计算支撑力:通过云计算架构上的计算、存储、网络和各类平台、工具和应用,以“数据+算力+算法”驱动,帮助组织实现系统的功能重用、快速迭代、敏捷开发、按需交付及运营管理。
-
连接感知力:连接小程序、App 等用户终端、智能终端、数字门店和数字工厂等各种触点及设备,通过互联网、移动互联网、物联网实时连接感知和响应来自用户、供应商、渠道商等的需求与数据。
-
在线协同力:组织在线协同方式的智能移动化将促进人与物、人与人、人与事等方面的协同连接,既能带来效率的提升,还能重构组织的商业模式,激发组织的创造创新力。
-
数据驱动力:通过智能多端采集数据,通过互联网和云计算平台让各种数据在组织内汇聚,通过业务全链路数字化让数据驱动业务运营,同时通过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推动精准营销、精益制造、供需精准匹配和资源高效配置,从而实现业务创新。
-
智能决策力:以“数据+ 算法+ 算力”为支撑,通过描述事情的发生、洞察事情的起因,预测事情的走向并进行决策,实现商业辅助人的决策和自动化系统决策的有机结合,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的效率。
问:针对数智化转型以及数智化敏捷组织的建设,您想要分享给大家最重要的心得体会是什么?
数智化敏捷组织的建设,数智化是实现手段与路径,能不断高效实现客户价值的有竞争力的敏捷组织才是最终目的。
数智化敏捷组织的构建并不是单纯的系统建设与技术实现,也不是完全脱离了战略方向和业务目标的组织变革,而应该是以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即用户价值为出发点,通过一系列的业务重构、组织升级,再通过技术赋能来固化与实现,数智化转型最终实现的是“战略引领、业务重构、组织升级、技术赋能、数智运营”的全方位变革,这也是我们在《数智化敏捷组织》一书里面反复强调的观点。
过去职能型的组织架构下产生了很多“孤岛”和“烟囱”的系统,交互和协作成本高昂,割裂的数据造成业务难沉淀,难以敏捷响应。
而要实现以用户为导向的,构建扁平灵活、跨职能协作的敏捷组织,我们需要建设更加先进的具备弹性拓展、快速响应、高度共享特性的技术架构,充分发挥出云、中台、低代码等的技术驱动力作用,才能实现共享数据、沉淀能力、持续运营、敏捷响应,构建高效的数智化高速公路。
数智化敏捷组织的建设也绝不仅仅是IT和HR部门的事,而是一把手工程,需要组织的核心高层和各业务部门的一号位亲自参与和推动,是各部门积极参与的变革。数智化敏捷组织的建设更不可能一蹴而就,而是一个整体规划、分步实施、标杆先行、阶段回顾、效果评价、优化迭代、规模推广的过程。
要想数智化敏捷组织建设和变革效果好,必须要做好反复多轮深入的培训和动员,多走出去看看先行标杆打开“天眼”而不是陷入“内卷”,需要对参与项目及业务变革、组织变革的人的激励体系进行调整升级。
文章整理摘编自《数智化敏捷组织》,人民邮电出版社